« 底钓抓信号海钓之——四大绝杀! »

鏖战“三伏”浮钓鲢


  “三伏气温高,钓鱼难奏效”但是,鲢鱼在水温23—32℃时感觉舒服,非常活跃,食欲也旺盛,这就为我们伏日大显身手提供了难得的时机。

  一、抓住天时,晨昏出去:为了避开骄阳似火鱼儿很少问钩的时段,除了在阴而不闷天、小雨霏霏天和阳光较弱的多云天出钓外,我们经常通过晨钓和黄昏夜钓同鱼类进行亲密接触。
  清晨5点左右出发,到达钓场后天刚亮,由于此时天气凉多微风吹起水面一层涟漪,正是日出前后鲢鱼“进早餐”的时刻下上鱼率很高,到10时以后,随着太阳升高天气渐热,鱼儿中钩率下降,我们便收竿而归。另一个时段是黄昏前到达钓场,趁太阳落山前的余晖扬竿抛钩,并作好夜钓的准备。由于此时暑气渐消,水中积累的溶解氧较多,加上鱼类爱在光线较弱时活动与觅食,一个时辰的鱼获量往往比半个白天的鱼获量还多。夜幕降临后接着夜钓,鱼比白天高温下摄食频率高,不仅鱼多,鱼的个体也比较大,因为夜深人静,许多较大的鱼借着灰蒙蒙的月光或渔火,敢于大胆活动,收获也比白天多。
  二、精制饵料,配好钓具:自制和使用鲢鱼饵应该是:①明确鱼类的嗅觉和味觉比人娄敏感得多,把低浓度作为自制饵料的原则,饵料过浓往往对鲢鱼摄食产生负作用;②以粉料粮食作物为主,加适量添加剂,经过自然发酵变酸、酸甜后,使用时酌情加些气味一致的商品饵和香料,就基本上可行,无须“低档鱼用高级料”:③切记“一方水养一方鱼,一方鱼吃一方饵”,不忘入乡不随俗,会钓也蹩脚,和食不对口的教训;④不同质量和不同气味的饵不同时使用,以免互相混杂产生怪味和化学反应,有了好的饵料,还得有匹配的钓具才行,一般说,抛竿以3.6米或3.0米为好,爆炸钩的大小和锋利与否最关键,鲢鳙嘴大,头部约占全身的1/4,最好用12号左右的伊势尼大钩。钩不锋利很难刺进鱼嘴,即使滤食中钩也可能挣扎中脱钩,现在的组合顺序是漂一钩一坠,入水后钓线少了一个弯,比较灵活,投、收也得心应手.
  三、集中投钩,形成雾区:我和钓友们经常将饵钩集中投向一片比较宽阔的水域,久而久之,鱼儿便习惯成自然到那儿“聚餐”,不仅能形成一片上鱼的雾化区,周围也有一些“散兵游勇”找食吃,上鱼率较高。
  四、把握泳层,深浅适度:鲢鳙是上层鱼,鳙鱼上层偏下,一般还是浮钓效果好。既然浮钓,就存在深浅适度的问题,凡是水深、面积大、白天光线强、上层水温过高、水体清澈或鱼的个体较大时,鱼的泳层相对深一些;反之,钓场水浅、面积小、夜晚或光线较暗、上层水温适宜、水中浑浊或鱼的个体较小时,鱼的泳层也浅一些。
  五、提遛得当,不留后患:鲢鳙中钩后,主要有三种漂态:一是原地连续跳动,时起时伏,这种漂态多为500克左右的小鲢;.二是平行移位,边游边起伏,偶尔没入水中,这种漂态多为1000克左右的鲢鱼;三是浮漂稍抖动便沉入水中,不见踪影,有时刚浮出又沉入水中,甚至牵动竿线,这样的反应多为3000克以上鲢鳙。发现以上漂相,确认鱼已中钩游窜时应立即提竿收线,也可轻而有力地一拉,让钩刺进鱼嘴(但不能用力过猛,否则易钩破鱼唇)。归纳起来就是一个前提、两个关键、三个技法。前提是有好的天时,没有鱼儿需要的适度水温和溶解氧,是钓不到鱼的:关键是对口饵料和相匹配的钓具,否则,“高手”难为无米之炊;技法是集中与分散结合,深浅与泳层贴近,提竿与遛抄得当,才不致前功尽弃。
  

发表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