« 人造鱼窝钓大鱼特点守钓的一些要注意的问题 »

调高钓低灵案解密


长期以来,“台钓”始终坚持“调高钓低灵”观点的根本原因,恐怕不简单是其认为的“理论”正确,更应该有其实践看到的结果,那就是:当调高钓低时,钓上的鱼多是被钓钩挂在鱼口的靠外的口唇上。这自然地被人认为是:饵刚刚入口浮漂就出现了动作,然后提竿中鱼所致。因此认为调高钓低是灵敏的。与此相反,当调低钓高的钓组钓上鱼来的时候,钩经常是挂在较深的鱼口里,让人觉得“为什么到这么深了才有动作?”想象的结果认为,钓组一定是不够灵敏才会这样。这样的结论被大家认可了很多年,即使人们在鱼口轻或不好的时候都想到去用“不灵敏”的钓法,并解释为“这只是适合鱼口,与灵敏度无关”。这种观念的坚持者还会举出被称之为“传统钓”的例子,“看看那条鱼都吃到饵了,可是铅坠却一动未动,你能说这是灵敏吗?” 听起来,上面的“事实”真的无可辩驳,以致于人们再也赖得提起这件事,而理论者则更原意拿这样的“事实”来做为自己的确凿根据。于是在这个“黑箱”世界里,人们各显其能、八仙过海,纷纷抛出了以此“事实”为根据的各种奇妙的理论,让后来者相信他才是“事实”和真理的扞卫者。 然而,那个“事实”就真地如此吗?再没有第二个和第三个解释了吗?我看不然。大家不妨耐心地看看下面的解释。 我们先假设一种状态,一饵悬浮一饵触底。当调高钓低的时候,鱼吸起了下饵入口,这颗饵(应该还包含钩)在当初起到的“配重”作用结束,于是使钓组立即产生了一个向上的合外力(平衡此饵重的浮力及上饵下行中失去的向上拉力),此合外力与鱼吸饵的力方向相反,因此形成了鱼吸饵的“阻力”,正是这个阻力,使得鱼吸饵不再那么顺畅,以至于本想将饵一口吸到嗓子眼的想法落空,而只能吸到入口半路为止。这个阻力越大(也就是调钓目差越大),饵入口的深度越浅,大到一定程度钓组就只能做“探测器”使用了(“台钓”说,这才叫灵呢,我们不管入不入口)。 从以上过程可以推测,如果调钓目差不大的话,阻力小,入口就深,调钓目差大的话,阻力大,入口就浅,甚至入不了口。所以“调钓目差”是控制鱼吸饵入口深度的决定因素。当然是这个差值越小越好了,因为这表示鱼更容易把饵吸入口中。所以,这才叫“灵”。 有人可能会问:传统钓时,铅坠大到底了,鱼吸饵时铅坠都不动了,这还叫“灵”吗?我要问:你没有看到这时的钩饵与钓组已经没有什么太大关系了吗?这难道不象你给鱼喂食一样吗?如果想知道鱼吃了食,还是去等下一个去作吧。只要是鱼吃卧底的饵(子线弯曲的饵),要抓第一入口的动作几乎是不可能的,是我们无法把握的。对于这种情况,我们只能在第二动作上考察其灵钝。 我以上猜测得没有道理吗?还请大家讨论、研究、试验。

发表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